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广糖新闻 >

广糖新闻

柳兴制糖立志补短板,定目标,描绘改革发展新蓝图

日期:2017-04-11 16:21:45    来源:

柳兴制糖立志补短板,定目标,描绘改革发展新蓝图——

保总量 精管理 勇创新 深挖潜

争当先进制糖企业排头兵


  近期,柳兴制糖公司乘着广西农垦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积极贯彻全区农垦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从寻求解决和突破企业面临的重要发展难题和瓶颈出发,按照自治区糖办和农垦糖业集团的工作部署,以直面困难、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研究制定了该公司下一步的总体发展规划、工作思路及措施,以及努力通过保总量,精管理,勇创新,深挖潜,争当先进制糖企业排头兵。

  根据自身基础条件和对外部形势的分析研判,该公司给自己拟定的未来3年的总体发展目标是:通过强本固基练好内功,3年后把柳兴打造成为广西制糖行业产品质量领先,管理规范,效益明显,生态宜居的行业标杆企业,使得总榨季榨蔗量恢复到85~100万吨;产品质量力争保持集团前列;农垦老味红糖年产800万罐以上,实现产值4亿元以上;全面完成生活区危旧房改造工作,打造生态宜居、安居乐业的人居环境。

  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的奋斗目标,该公司制定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思路和拟采取的工作措施有:

  一是要瞄准薄弱环节,集中发力,从保总量、精管理、勇创新 深挖潜上狠下功夫,以突破企业发展瓶颈为切入点,继续推动质量管理迈上新台阶。

目前,柳兴面临最大的发展瓶颈是榨蔗总量的难以控制和持续下滑问题。这无论对于企业经济效益还是对于生产指标、产品质量都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也将是该公司长期不变的重点工作。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该公司将通过以下措施和对策,努力把榨季榨蔗总量逐步恢复和稳定到85-100万吨的保有规模:

  首先是要找到遏制甘蔗外流的突破口,为发展甘蔗生产和搞好车间生产树立更大的信心和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多年的实践证明,对于防止柳兴蔗区甘蔗外流,直到目前还没有找到收效显著的最好办法。在依靠政府依然收效甚微的情况下,该公司进一步加深了对“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思想观念的认识。下一步,将大胆探索和创新发展甘蔗生产及防止甘蔗外流工作新模式,把农务工作重心前移。一方面是与乡镇、村委一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是和蔗农建立深厚的感情,力争通过经济杠杆和感情投资,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种蔗积极性和打消外卖原料蔗念头,以此稳住和提高原料蔗进厂总量。

  其次要顺势而为,把握机遇,抢先抓住糖市回暖、蔗价上扬以及桉树比较效益下滑、水果种植收益不稳定的时机,借助双高种植补贴、项目扶贫等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宣传和广泛动员农民依靠种植甘蔗增加收益,甚至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第三,要学以致用国内先进制糖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和作法,想方设法带动引导蔗农科学种管甘蔗,养成稍部作种习惯,主动配合并更多依靠机械设备抓好甘蔗砍收和装车质量,促进甘蔗单产、含糖份和进厂质量的有效提高,尽可能降低农民种植甘蔗成本。

  第四,要不拘一格大胆引进农务管理人才。柳兴蔗区四通八达,一直以来都是甘蔗外流的重灾区,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表明,防外流不能简单依赖政府,最重要的还是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民风和特点把基础工作做实做细,重心下移到基层,进一步加强与蔗农以及村干部的沟通,制订有效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把蔗农、村干部和公司的利益有机的捆绑在一起,把蔗农“我要外卖”的思想转变为“不想卖”“不敢卖”。而这些基础工作需要那些熟悉当地具体情况、有群众基础、善于做农民思想工作的人来开展和推动,特别是当地村屯里面说话有分量、老百姓信服的人。所以,该公司计划从有甘蔗种植的村屯里面物色和挑选一些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农务管理队伍当中,弥补我们当前农务管理工作的短板。

  二是要扬长避短,充分弘扬工匠精神和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通过深挖潜力,全力以赴抓好工厂的生产工艺管理,力争产品质量、糖份收回、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排在行业的前列,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依靠柳兴制糖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技术力量、规范的现场管理等优势,努力把农垦老味红糖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通过2016/2017榨季的生产实践和调整,柳兴公司与古方红糖公司合资的农垦老味红糖项目的生产能力已达每天可以生产出质量合格,口感好、外观和理化指标优良的系列红糖产品2万罐。产品初步通过市场和消费者测试后,口碑反映良好。下一步公司将全力以赴推进市场营销工作,力争2020年后实现该项目每年产品销售额达4个亿元以上,使之成为柳兴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品转型升级的新亮点,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和市场抗风险能力。

  四是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公司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企业内生动力。通过不断加强公司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真正打造一支廉洁从业、能打胜仗、纪律严明的职工队伍。 

(农本帝)